般刚毕业的大学生们找到工作以后,又会觉得不合适,马上就离职了,一起分析一下“闪离族”的现象和专家的建议。
职场闪离
职场现象
在人才市场上找工作的大学生有不少是“闪离族”。学计算机专业的大专生小张第三次来人才市场,“第一次就业是在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上,去了一家饮料公司做销售,但那里工资太低,主要是靠销量提成。立秋以后,天气渐凉,饮料的销量就下来了。后来又应聘到了一家软件公司,学历高的还可以,像我们这些大专生,干的活最多,拿的钱最少”。
招聘单位的求职档案六成以上的求职者都是2009年毕业的应届生,而且注明有工作经验。“有工作经验是件好事,但这些应届大学毕业生出现在招聘会上,反映出他们对用人单位缺乏忠诚,总想一上班就拿高薪。同时,刚刚毕业时间不长,又频繁换单位,工作经验从何谈起!”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说。
现象分析
职场定位不清晰
“谁会离开一份好工作?频繁跳槽就是没有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,不得已而为之。”刚离开工作岗位的小刘坦言,其实自己也期望能稳定下来,跳来跳去不是长久之计。
职场定位不清晰,缺少职业规划意识通常是“闪离族”的弊病。如果问其离职的缘由,可以得到很多答案,而且每一条都会成为必然“闪”的理由。或许表面看来他们似乎很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,其实恰恰相反,对于闪离族而言,他们闪离的初衷是想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,正是因为目标的缺失才导致“闪离族”通过不断的
“闪离”和尝试,让自己的职场目标清晰起来。在这个过程中,损失最大的是时间价值,对于职场新人来说,最宝贵的是专业技能和职场经验的累积,这两样都是通过时间和实践获得的,然而“闪离”却无法让他们得到应有的锻炼。
缺乏职场适应力
另一方面,职场新人往往在入职阶段会经历一段适应期。在这期间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,如果无法有效解决,就很容易使自己对企业产生怀疑甚至是不满,从而导致了对于企业的抱怨和牢骚,久而久之就成了“闪离”的前兆。
如果此时,职场新人能积极地采取行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,就可以从容地面对困难,否则就会使自己寻找更多的离开理由,加入闪离的行列。要知道每个企业运作都有一套运行机制,不可能因为个别人的抱怨而修改制度流程。因此,对于职场新人而言既然无法改变组织环境,就需要学会适应环境。
专家建议
做不做“闪离族”关键还在于自己。专家建议即将成为职场新一代的新人们,在择业之前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特点、职场优势、适合的工作环境等,确定自己适合的职业,根据选定的目标,有目的地选择企业平台,慎重入职。同时,入职后应投入最大精力去适应企业和职位,并加倍珍惜其机会;有升职意识,勇于承担责任。
另外,对于苦于要摆脱频繁跳槽状况的闪离族们,应该要好好静下来思量,然后重新确定目标。可以找个拥有丰富职场经验的前辈,一起分析一下自己每次闪离的原因,也可以借助相关的人才测评工具确定自己适合的职业。如果一时仍旧难以确定,就沉下心来,在任何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上坚持两年左右的时间,之后再来确定目标,这个坚持的过程,不仅可以引领你到一个新的合适的机会,同时也可以历练你的心智和情商。
另一方面,对于企业而言,在管理上要体现出对员工的尊重与关怀,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吸引力。同时,不断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,尊重员工意见,给予员工适当成长空间。专家表示:年轻一代的员工因为思想开放,受教育程度高,情感诉求更多,因此公司如果能够实施人性化的措施,体现对员工的温情,满足员工的情感诉求,那么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会更高。